胸怀“两个大局” 凝聚决胜力量 坚决打好创建“双一流”大学关键之役 —昆明理工大学“十三五”人才工作纪实

作者: 时间:2021-06-21 点击数:

2021年5月28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并明确提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校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做好人才工作、推进人才发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顾“十三五”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学校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人才办、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任务目标,助推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进一步强化、国内排名大幅度提升(艾瑞深校友会网由2015年的118位,上升至目前的57位),顺利实现了学校“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为跻身“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学校始终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和服务国家、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标“双一流”大学的创建,深入实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以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优良的人才成长生态为保障,建立促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的长效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截至2020年底,学校在编人员总数达3830人,其中专任教师2413人,比2015年增加14%,45岁以下专任教师占比专任教师总量的60.5%,专任教师校内外学缘比为1:3,学缘结构更加均衡。教师职称构成趋于合理,全校共有教授568人、副教授867人,副高及以上人员占专任教师总量的59.5%。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2015年的52.1%增至2020年的56%;博士后国家级流动站进站141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十三五”期间,学校依托“135”人才工程,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突破,新增“两院院士”2人、国家“创新争先奖”2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新增国家级人才58人次,是“十二五”期间新增量的2倍;新增省部级人才565人次,是“十二五”期间新增量的5.8倍;学校省部级以上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由2015年的4.6%提高到2020年的23.2%。目前,我校已经基本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规模适当,素质优良,发展潜力巨大的师资队伍,为打造高水平人才聚集地和创新人才高地,推进“双一流”大学创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周济(右)为彭金辉院士(左)颁发院士证书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右)为季维智院士(左)颁发院士证书

二、坚持“党管人才”,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两个大局”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学校处于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创建工作的关键时期,唯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通过全面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释放新的发展动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努力开辟人才工作新局,才能突破瓶颈、摆脱困境、推动发展,实现学校发展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国家、区域、行业战略需求的同频共振。

王予波省长(右二)到学校出席2020年云南省人才工作专题调研座谈会

和良辉副省长(中)走访慰问我校徐宝强教授(左二)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创建“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高效科学的人才引进系统、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出台并实施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昆明理工大学人才(团队)特区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关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专任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昆明理工大学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细则》《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绩效考核与分配实施办法(试行)》等31个文件,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

三、树立“以德为先”,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加强新形势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强化教育培训。组织“树师德正师风”专题教育、“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签订师德承诺书、新教师入职仪式等各类活动,强化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督促教师立足本职工作,热爱教书育人事业。例如,通过在全校开展师生“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极大增强了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从学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各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和示范作用;以召开各类人才代表座谈会、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校内遴选师德师风建设示范单位等为重要载体,引导教师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三是落实监督惩处。坚持师德为上,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育人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积极探索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四是组织评奖评优。组织国家、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申报推荐工作。其中,1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省优秀教师、1人获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获省先进集体1个。五是配齐建强思政队伍。通过不断努力,现已配齐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咨询师队伍,正在大力配齐和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培养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四、坚持 “引育并举”,构建完善人才引培支持体系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实施“135”人才工程(即:国家级人才达到100人次,省部级人才300人次,培养青年人才500人)为核心,坚持“引培并重,实柔并举”原则,以构建科学、开放、高效的人才引培支持体系为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理念和方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人才引进新渠道。学校综合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宣传覆盖面和精准性;同时通过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云端人才政策宣讲会等多种方式,学校人才引进关注度得到显著提高、渠道明显拓宽。2016年以来,学校共引进博士306人,其中,140人作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入校工作。二是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指引,以支撑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为总体原则,结合学校各学科各专业现有人才分布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实现精准引人、高效用人,确保引进人才与学校发展高度契合。三是积极依托“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做好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和校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努力集聚人才。2016年以来,学校入选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共311人次、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共145人次,学校入选云南省“两个计划”人次居全省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首。四是试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以进一步扩大学校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激发人才能量,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五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始终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最优先的位置,统筹人才项目财政支持经费和学校自有经费,“十三五”期间,学校累计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经费共计3.363亿元,千方百计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增强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同时,统筹协调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工作与资源配置、教学科研队伍与管理服务队伍等各项工作,努力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新局面,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六是花大力气做好各类人才的服务和保障工作。一方面,完善人才服务工作,使工作流程更加简约化;深化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发挥人才在重大决策中的咨询作用,营造重才敬才的整体环境。另一方面,保障好各类人才学术交流、进修培训、经费使用和子女入学入托等工作,增强人才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王予波省长(左)走访慰问中国工程院戴永年院士(右)

云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兴华(左)到我校慰问李萌蘖教授(右)

2019年昆明理工大学首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现场

五、建立“人才特区”,优化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十三五”期间,学校不断优化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推进“人才特区”试点工作,形成更为灵活和充满活力的人才服务和管理机制。以部分学部(学院)和高端人才为试点,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发展的跨院(系)人员聘用机制,从队伍结构、用人方式、考核办法、薪酬福利、经费使用和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搭建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工作平台,不断完善和拓展人才、学科、科研联动的“特区”发展模式。

季维智院士(前排中)领衔的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人才特区”核心成员

2016年以来,以季维智院士领衔的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人才特区”,在科研成果、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人才特区”中在编职工共3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7人(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1人、国家重大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2人),省部级人才6人。“人才特区”成员先后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研究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共39项,项目总经费约2亿元,现已发展成为具有显著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2021年1月29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昆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

下一步,学校将采取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方式,鼓励条件成熟的教学科研单位进入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验区。学校将给予试点单位充分的自主权,并在政策和资源配置上给予支持和保障,不断探索人才工作新机制。

六、优化“人才结构”,完善教师队伍聘用和管理制度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创建“双一流”大学为目标,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全面实施教师分类聘用和分类管理制度,完善了以岗位聘用为核心的用人制度、以协议管理为核心的聘期考核制度、科学有效的教师选育机制和高质量的人事服务管理制度。一是加强编制岗位管理,发挥编制和岗位的资源效益。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岗位设置方案,统筹全校事业编制聘用和非事业编制用工管理,全员核定各部门人员编制和岗位数量。二是推进专任教师岗位的分类管理。专任教师岗位分为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和科研为主三类,针对不同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建立并完善不同的选聘、培养、考核、薪酬、奖励等制度,引导和促进教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建立多通道的人员流转机制。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在不同类型岗位间流转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促进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四是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梳理学校和部门的人事管理权限,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充分调动部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聘用、考核等环节上实施管理重心适度下移,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

七、科学“分类评价”,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式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改革精神,在云南省不断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加大高校人才评价自主权的背景下,学校以综合改革为契机,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与人才发展阶段、工作性质和业绩贡献相匹配的人才评价方式。一是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二是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学校2020年执行了教师职称评审新标准,树立“贡献优先、业绩优先”导向,注重代表性成果评价,不简单以成果量化作为人才评价依据。三是针对不同类型学科和岗位分别设置评价指标,实施不同的评价办法,分类分层对人才进行评价;同时,加大校外同行专家评价力度,充分发挥专家对教师学术业绩的判断作用,提高评审质量。四是对于业绩特别突出,学校急需紧缺的人才,采取特殊人才破格评审方式,直接评审晋升高级职称。通过一系列的人才评价举措,构建完善多元人才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才活力。

八、构建“人才蓄水池”,开拓博士后队伍建设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学校不断扩大博士后规模、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加大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支持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博士后管理规章健全、相关投入保障有力、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的博士后工作新格局。一是扩大博士后规模。学校累计招收博士后165人,期满出站博士后100人,在站博士后人数稳定保持100人左右。学校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规模逐渐扩大,相比“十二五”期间进站人数增加了40.6%,出站人数增加了32%,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存量和增量均取得较大进展。博士后出站后在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逐年提升,绝大多数出站博士后已成为单位的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其中65%的出站博士后顺利留校任教,为学校师资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省级博士后站3个,截止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11个、省级博士后站8个。二是提升博士后队伍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强力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将发展潜力较大、学术能力较强的优秀博士纳入重点资助对象,着力培养其成为青年骨干,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补充,越来越多的师资博士后进站,博士后人才蓄水池效应即将凸显。部分博士后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为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提高注入活力。例如,季维智院士团队招收的全日制博士后尹宇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上以“article”形式在线公开发表研究论文;冯晶教授团队招收的全日制博士后蒋杰与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石建教授团队等单位合作,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在基金资助方面,累计获得各类资助1422万元,其中,96人获得云南省博士后定向培养资助,35人获得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基金研究项目资助,9人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58人获得面上资助。

九、健全“激励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以实施目标绩效管理为抓手,更加鲜明地树立了重实绩、提效能的导向,激励学校各部门、广大教职工奋勇争先、担当作为,将各项人事人才工作抓得更紧、做得更实,为“十三五”的目标实现提供强大制度保障。一是建立了“统筹规划、分类管理、一院一策”的绩效管理模式。通过统筹规划,学校两次优化绩效工资实施政策的顶层设计,制定了高端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构建了人才成果激励制度环境;各学院对照学校发展目标,自我定位,核心发展,通过自主制定岗位业绩考核办法,激励教职工结合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完成五年发展目标。二是以目标为牵引,建立了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突出核心贡献的教师工作激励制度。通过《部门绩效考核目标任务责任书》《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各部门和各类各级岗位的基本工作职责,夯实了教师工作基本任务,强化了岗位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设置高层次人才岗位,对标岗位业绩标准,对于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试行协议工资制,搞活绩效分配模式,激发教师工作原创力。三是建立了人才发展绩效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绩效管理服务水平。通过绩效任务、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分配,结合校院两级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采取“几上几下” 绩效任务协调机制,“日常监督”“任务预警”绩效监督过程,“年度评价”“周期考核”“专项考核”的考核方式以及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不断强化针对教师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服务过程,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

十、坚持“多措并举”,构建新型师资队伍培训体系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师资力量整体提升为目标,以学分制改革、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为导向,根据教师个性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拓宽培训途径,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研究、实施、指导、管理教师培训的职能,构建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师资培养体系。

昆明理工大学EMI双语教学培训课程现场

一是充分利用教师发展中心平台,紧密结合云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开展进修访学、学位提升、名师讲座、教学沙龙、工作坊等各类培训活动。例如,学校与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培训中心联合建立“教师在线学习中心”,提供174门在线点播课程(约3800学时),推进学分制改革落实,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二是完善校院两级师资培养机制,统筹校内外资源,建立校内外培训基地,利用各种培训平台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技术推广和科研产业化工作,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家部委、企事业、地方基层挂职,参加实践锻炼等。例如,开展“国家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计划——云南省青年人才扶贫扶智基层行活动”,让青年人才在服务基层过程中,把解决基层技术难题与自身科研项目实践、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才与技术的定向效能,助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三是以国际化战略为抓手,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着力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方面,定期遴选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进行短期研修访学,并检查考核教师在国外研修的方案和效果,推进教师学术交流国际化。例如,2018、2019学年分别派出两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研修访学活动。另一方面,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优质教学资源,聘请海外优秀学者、专家来校讲授课程。例如,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合作开展培训项目,每年定期举办EMI双语教学培训和英文写作培训,促进我校教师全英文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水平的提升。四是为进一步优化教师学缘结构,学校在教师招聘中向有境外学缘的人才倾斜,扩大境外学缘招聘人员的数量,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完善海外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加大海外招聘力度,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全职来校工作。在“做实”全职引进的同时,“用活”柔性引进,鼓励用人部门面向海内外积极引荐海内外院士和专家,带动传统学科转型发展,促使一批重点学科、优势学科进入国内一流。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进修访学合影

“十三五”期间,学校有79名在职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参加国内进修访学54人次,参加青年教师实践锻炼89人次,与省内各大企业联合招收博士后21人,组织各类培训项目培训教师695人次,努力建设一支定位明确、勇于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020年北大-云大-昆工青年人才联合学习交流活动暨北京大学第五期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合影

 

胸有大局观,方有大气象。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十四五”期间,昆明理工大学将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总体部署安排,紧扣云南省万亿级、千亿级产业的发展布局及“三张牌”的战略发展需求,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四大功能,全面做好人事人才的各项工作,实现学校人才资源与区域经济和重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云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和“昆工”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理工大学人事处

undefined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