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波

作者: 时间:2023-04-23 点击数:

一、个人简介

潘波,男,汉族,1976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土壤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土壤修复、土壤改良等方向的研究。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副主编,《应用生态学报》、《材料导报》编委,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1999年,在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环境工程学士学位。2006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获环境地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8年,在美国麻省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2008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工作。

二、科研及获奖情况

近年来,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等15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196余篇(其论文被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Carbon等收录),他引次数8514余次,其中单篇最高他引967余次(第一作者),个人H因子为48,在环境地学领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2018年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带头人,2019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排名第一)、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13年入选“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首批),2011年入选首批“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014年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011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2010年获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新人奖等。

三、团队建设及师资培养情况

本团队在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功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稳步发展。实验室先后被遴选为昆明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重点实验室。目前环境土壤科学团队共有15间实验室,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校园内实验基地5亩;已购置大型仪器主要包括电子顺磁共振仪、Xigo表面仪、ICP-MS、气质联用、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大型仪设备,其固定资产额达到了2000余万元。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有专业科研人员17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9人,均具有博士学位,9人具有海外学习及研究经历,平均年龄为37.7岁,研究队伍常年保持50人以上,形成了一只专业水平较高、人员层次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

四、工作情况、计划及目标

在现有科研平台的基础上,以土壤环境与生态安全为研究方向,主要目标如下:1.研究极具地方特色的土壤性质与污染物行为,包括云南省典型土壤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强调建立地区特色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方案;利用云南土壤有机质的多样性,深入探讨有机质对污染物环境行为影响的机理,建立战略性环境风险评价及预警系统的数据储备。2.研究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环境效应,包括研究生物炭与污染物作用的特殊机制,开发生物炭在土壤环境的应用,合成廉价高效的污染治理介质或载体;系统探讨生物炭的环境风险,为生物炭的应用提供依据。3.深入探讨土壤有机碳行为与污染物迁移/风险的耦合机制,提出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的协同机制,为工业碳排放减压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理解高原生态修复中的核心过程,形成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以保证生态功能的稳定性,为绿色农业发展和高原生态保护提供支持。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理工大学人事处

undefined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