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李博,男,汉族,1985年7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复杂有色金属资源高效提取与冶金节能减排方向的研究。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节能减排专委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材学部评审专家等。2007年,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17—201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2012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工作,曾担任冶金工程系主任、冶金工程学科主要负责人等。
二、科研及获奖情况
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区项目/青年项目、云南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20余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专利15项;2020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4),2022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2023年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二等奖(排名2),2021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7),2023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青年突出贡献奖;2018年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2022年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

三、团队建设及师资培养情况
本人为冶金工程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创建的有色金属低碳冶金与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团队属于冶金节能减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引进了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冶金学科著名高校青年博士5人。目前团队成员以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具有国外访学经历教师3人,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6人次,形成了专业结构及知识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5项、企业委托项目8项,总经费超5000万元。
团队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和国内外学术会议,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目前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余人,在读博/硕士研究生40余人。获各类奖学金及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40人次,获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20余项,毕业生任职于中铝集团、金川集团、紫金矿业等国内冶金领域知名企业,服务我国有色金属冶金行业。
四、工作情况、计划及目标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西部地区复杂铜/镍资源综合利用,针对我国冶金工业碳排放高与复杂矿产资源难利用的问题,建立复杂铜/镍资源低碳冶炼与绿色提取理论与技术体系,突破复杂铜/镍资源低碳冶金技术瓶颈,实现复杂难处理铜/镍金属资源的低碳高效综合利用,促进有色冶金产业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助推我国冶金工业“双碳”战略的实施和高质量发展。
通过技术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提升复杂有色金属资源低碳冶炼水平,促进冶金行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以及冶金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与推广,产出一批高质量论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服务有色金属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冶金工程一流学科创建。